据环球网消息,印度政府要求国有矿业巨头印度稀土有限公司,暂停与日本长达13年的稀土出口协议 。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矿业及相关产业领域掀起波澜,也将日本多年来试图摆脱对华稀土依赖的“算盘”打得粉碎。
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,在稀土需求上表现出了极高的依赖度。在现代工业体系里,稀土被称作“工业维生素”,其身影无处不在。一辆普通的电动车,需要2到4公斤的稀土磁体,这些磁体对于提升电动车电机的性能、续航里程起着关键作用;而在高精尖的导弹制导系统中,高纯度稀土更是核心要素,直接关系到导弹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。然而尴尬的是,日本本土没有任何稀土矿源,所有的稀土需求完全依赖进口。
稀土矿(资料图)
回溯到2010年,中日之间因某些摩擦,中国暂停对日本出口稀土。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,使得日本稀土市场价格瞬间疯涨至原来的20倍 。在高昂的成本压力下,众多汽车厂和电子厂被迫停工停产,日本经济遭受重创。痛定思痛,日本开始患上严重的“稀土焦虑症”,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供应危机,他们将稀土战略储备从原本的60天大幅提升至180天 ,同时不惜砸下1058亿日元的巨资,补贴本国企业奔赴海外寻找稳定的稀土供应渠道。
展开剩余74%就在日本急切寻求稀土供应多元化之时,印度带着诱人的条件出现了。印度宣称自身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三 ,而且地理位置上距离日本较近,这意味着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。2012年,日本和印度顺利签署稀土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,日本每年从印度进口约1000吨稀土,这一数量占据了印度当年稀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。作为交换,日本不仅承诺每年向印度支付高达3.2亿美元的资金 ,还大方地向印度提供先进的稀土提纯技术。为了进一步稳固供应链,丰田通商甚至在印度开设加工厂,满心期待能够借此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。
但事实却并非如日本所期望的那样。看似储量丰富的印度,在稀土加工能力上却极为薄弱。数据显示,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2270吨稀土原料,其中高达60%转手就卖给了日本和美国 。印度自身的加工水平有限,其生产的稀土纯度远远不及中国产品,仅仅只能对来自中国的稀土半成品进行一些简单处理,然后贴上“印度制造”的标签,以高出原价25%的价格卖给日本 。从印度海关数据也能看出端倪,2024年印度稀土产量仅为2900吨 ,但出口量却超过4000吨,这多出来的1000多吨显然就是转口的中国稀土。日本政府其实对此心知肚明,只是出于“去中国化”的执念,只要不是直接从中国进口,即便多花些钱也愿意接受。
稀土开采(资料图)
今年4月,中国出于多方面考虑,开始收紧稀土出口政策,并对转口贸易展开严格审查。这一行动直接导致印度手中的稀土存货迅速减少。6月12日,印度外交秘书还曾向中国低声下气地请求放宽出口限制,称国内多个领域稀土库存告罄 。然而,不到24小时,印度就以保障本国电动车产业需求为由,转头取消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配额。
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日本损失惨重。2024年,日本从印度进口的1000多吨稀土,每吨成本相较于直接从中国进口高出25% ,这一年下来日本为此多支付了巨额资金。更为严峻的是,印度的供应中断,使得日本相关产业陷入瘫痪。目前,日本37家稀土加工企业中已有22家被迫停工 ,丰田、本田等汽车巨头的12条电动车生产线不得不减半运行,仅6月上半月,日本相关产业就损失了高达18亿美元的产值 。澳大利亚虽拥有稀土矿,但精炼产能严重不足,日本紧急调运的矿石只能在港口堆积生锈,因为全球92%的中重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,日本即便有矿石也无法进行有效加工。
印度的此番操作,不仅让日本深受其害,自身信誉也一落千丈。德国、韩国等买家在发现所谓“印度稀土”的真实来源后,果断取消了43份订单 。日本也暂停了部分对印度的基建投资,塔塔集团等印度企业因违约面临高达15亿美元的索赔 。印度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同样陷入困境,不少龙头企业计划绕过政府,直接包机前往北京与中方谈判,可印度莫迪政府却仍放不下身段,商务部长还在媒体面前强硬表态要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“垄断”。
莫迪(资料图)
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历经多年积累,绝非一朝一夕形成。从储量上看,中国掌握着全球70%的稀土储量 ;在加工能力方面,中国拥有90%的重稀土加工能力 ;而在技术专利上,更是持有98%的精炼技术专利 。从江西的稀土分离厂到包头的磁材生产车间,中国构建起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稀土全产业链。即便是美国芒廷帕斯矿开采出来的矿砂,最终也需要运到中国进行提纯加工 。相比之下,印度那微薄的加工能力,年产量仅1万吨,甚至比不上中国一个县级工厂的日产量,这也正是印度只能充当“搬运工”角色,而中国成为真正“制造商”的根本原因。
如今,日本经济产业省已悄然恢复与中国稀土企业的高层对话,尽管嘴上依旧喊着“多元化战略”,但明眼人都清楚,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至少十年内,日本在稀土加工技术上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。这场由印度引发的“稀土杀猪盘”,让全球深刻认识到:在稀土博弈这场较量中,并非单纯拥有矿产资源就掌握主动权,而是要看谁具备将矿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。那些遵循市场规则、老老实实与中国合作的国家,往往能够优先获得稳定的资源配额;而妄图钻空子、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摆脱对中国依赖的国家,最终只能自食恶果,承受断供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发布于:江苏省金斧子配资-股票配资入门多少钱-配资怎么玩的-国内股票配资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